从文旅产业的大背景下看,旅游演艺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形式,将文化融入旅游消费之中,兼顾了娱乐性和文化内涵,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。但毫无疑问,旅游演艺也面临着文化创意枯竭、同质化严重、商业性与艺术性难以协调的痛点。那么旅游演艺如何发展,才能为景区的文旅产品赋能呢?
演艺与景区的关系
目前在国内,旅游演艺的需求仍然强劲,“演艺 景区”也成为了一种标配产品模式。游客在白天游玩景区的项目,到了夜间旅游演艺就会承接游客的需求。但在不同的景区,演艺节目的角色和份量也不相同。在很多的景区,演艺只担当于乐园的辅助项目,但也有把演艺节目作为景区的主打产品,甚至成为整个景区的驱动力。
贯通互融:演艺和景区应该是贯通互融的关系。当一个游客来到一个城市,其实已经到达了一个大的景区。而购票游览的是一个小景区。演艺项目应该对这座城市的一方山水、这方人情有充分的表达,成为观光游到体验游的一个跳板。一个游客了解城市文化最便捷的方式,就是通过演艺这种综合性的窗口。”
互为依托:演艺和景区是相辅相成、互为依托的联动关系。演艺是景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但景区的发展肯定不能只考虑演艺,还要考虑周边的配套设施的建设。旅游演艺可以把一些不太好理解的历史文化,通过演艺的形式展示给游客,让他更好的接受当地的文化。
旅游演艺的n种途径
一是用动人的“故事”,打造文创产品
文旅演艺就是用最朴素的文化和生活素材,激起观众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感受。为了向游客展示融文化性、艺术性、民族性、独特性于一体的视觉盛宴,旅游景区必须立足整体,深度挖掘,依托自然环境的优势,围绕景区特质形成文旅ip,《长恨歌》、《延安保育院》大型实景演艺,都是融入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,用动人的故事进行文旅演艺,打造出旅游景区的文创产品。
通过独特的故事来保证景区的演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内容上有独特性,形成自己独立的一个体系,只有讲自己的故事,才有自己的ip和独特竞争优势。最后通过独立ip的打造反过来推进整个景区的提升和发展。
二是注重体验性,打造沉浸式演艺
如果不能让游客有参与感和互动感演员,如果不能把我们的观演的场所变成一个舞台,演艺剧目就变成了一场说教,这也是游客最反感的地方。沉浸式演艺在互动性、体验性方面都有着优势,无论在作品情节设计上还是空间呈现的处理,都应该更加关注所要演绎的主题,让观众在景区中行走、感受的过程中身临其境;在打造全新视听体验的同时,增强表演的互动性、体验性。沉浸式演艺体验并不只是单纯的角色扮演和演出项目互动,还需要通过环境氛围营造演出场景、激励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演出中,甚至推动演出的演出。
三是高科技的融入,让景区火起来
科技设备和演艺正是ip转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手段。相对于技术设备高昂的研发和采购费用,演艺的优势更为明显,而且能够通过人与人的互动,加深放大浸入式的效果。大型实景演艺成功运用了科技手段增强现场体验感。通过vr、ar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,将皓月繁星、山川草木、文化精粹、传奇人物等通过高端技术“造”出来,以全景环绕演出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4d室内实景演出。
杭州宋城景区重金打造的《古树魅影》用先进的声、光、电等科技手段营造出360度全景剧幕,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地动山摇、狂风呼啸、大雪飘零、万箭齐发、烈焰冲天的场景。在千年古樟树上幻化出了千年前宋高宗的形象,打破时空界限,水火交融、精灵漫天。无论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官上,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,给游客带来强有力的视觉震撼和冲击力。
四是产业融合,让景区动起来
围绕旅游景区特色文化和主题,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创产品,将“演艺 旅游”和餐饮、文化、资本、政府、酒店、民宿、娱乐项目等相关产业联合起来。
线上通过景区app、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传播渠道增加景区品牌的游客粘性,线下通过系列产品的开发、项目体验,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时尚元素,衍生出多元产业链,带动景区经济的增长。
结语:文化旅游是一个大趋势,并带动了不少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,旅游演艺项目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,依靠的是多元的演出内容和上乘的品质,才能让一个ip形成地域性的消费号召力,而非仅局限在特定的园区、景区内部。
文章来源:旅游文化产业链